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他们的关系,是比朋友多一些、比爱情少一点的暧昧;他们的心情,有着向前靠近抑或向后疏离的纠结。当男人和女人陷入了友达以上的暧昧,可以肯定他们是相互喜欢的,但谁也不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携手走进爱情的殿堂,还是彼此留下恋人未满的缺憾。
男女关系有很多种:同学、同事、朋友、恋人、夫妻、情人……而其中最暧昧、最纠结的一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他和她彼此了解、彼此懂得,简简单单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领会对方的意思,就能完成心灵的交流,最好的朋友都没有他们那样水乳交融,多数恋人都没有他们那样贴心、有默契。
然而,他们终究不是恋人。
他们无话不谈,唯独没有谈情说爱。他们可以像姐妹或哥们儿一样牵手逛街、搂抱着喝酒,甚至同一张床睡觉,但始终不会念出爱情里的三字对白,不会拥抱接吻,不会给出承诺和谈婚论嫁。
他们的关系只是比朋友多一些,却到底比爱情少一点。
在著名作家六六的作品《心术》里,便呈现了这样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故事:
神经外科医生霍思邈和人称“美小护”的护士梅小沪,公事上合作无间,私底下交情也不浅。医院里人人都知道他们关系特殊,一直等着看他们的好戏,可惜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就是这样不冷不热地胶着——他公开叫她“小蜜”,她坦然唤他“老板”。他有事了常常第一个找她,她有事了他第一个去看她。他们开玩笑,不分场合,旁若无人。他们勾肩搭背、拍臀调情,间或还像情侣般怄气。
但用美小护自己的话来说,她不过是个普通小蜜,只能说“早上好,老板”,还没有混到开口说“已经早上了,老板”的资深小蜜的境地。
所以,他依然情事不断,她照样因为心急待嫁而四处相亲。如果不是两人在他处都没有找到好着落,想来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会这样暧昧下去吧!
幸而经由作者六六的笔,这一对暧昧男女最终修成正果、结成了夫妻,可惜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并非是必然的。
大多处于这种暧昧关系的男人和女人,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会怎样发展。在那些心动的时刻、温情的瞬间,他们未尝没有想过再进一步,可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始终会选择停步不前,维持现状。
有时候,他们的感觉是比朋友多了一些,会想念、会依赖,然而,向前一步,会不会连朋友也做不成?退后一步,又担心对方会从此离去。
有时候,他们的感觉是比爱情少了一点。对那个人,喜欢是喜欢的,可喜欢不等于爱。然则,只做普通朋友,又不可能,对方那么好、那么知心合意,过了这村没这店,错过实在可惜。于是,间或调调情、开开玩笑,不靠近也不疏离,似乎是最理想的关系。
霍思邈和美小护,他们能十年没有任何进展,绝非两人没勇气捅破窗户纸去表白,而是他对她爱得不够,她则清醒地了解时候未到。
爱得不够,便根本不想表白,总想找个更好的、更称心如意的。那个暧昧的她,对他来说,只能算是个备胎,若非在别处一再碰壁,备胎就只能是投闲置散的物什,永远挂在车后吹风。
而时候未到,说了也白说,反而会破坏之前苦心经营的良好状态。既然对方给自己的定位是小蜜,那么不管是普通的,还是资深的,要想升级成为正室,总得耐心等待、伺机而动。
看来,在男女间这场似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暧昧游戏里,男女双方都没闲着,总在不断寻思和考量各种可能性。就像有人说的,暧昧是烧到90℃的水,将沸未沸,外面看来波澜不惊,内里却是暗流汹涌。
男人与女人相互审视、相互琢磨、相互定位,只等天时、地利、人和时,再来个一锤定音。他们之间的忽远忽近、忽冷忽热,是情感的变化,也是智慧的角力。
不可否认的是,打这种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的爱情持久战,女人的战斗力的确要比男人来得弱。
男人的风流不是堕落而是魅力,他们也有大把时间去精挑细选。女人则不同,她们的青春等不起,她们的名声耗不起。
对女人来说,友达以上的暧昧若是能开出爱情之花,自然是可喜可贺;可如果只结出个恋人未满的果,那么除了情缘错过的遗憾,她所要承受的必然还有很多。因此,女人应该早点将心底的疑惑问出来:我到底是你的谁,算不算是珍贵,还是连后备都不配……
红颜知己和红颜祸水的一念之差
红颜知己,曾经是一个唯美的词汇,无论男人或女人,都会对它浮想联翩:佳人相伴,柔情似水,红袖添香夜读书,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只是曾几何时,红颜知己竟有了些红颜祸水的意味。许多男人怕这个词,怕自己把持不住,毁了自己原本幸福的家庭;更多女人对这个词深恶痛绝,那个以此身份出现在爱人身边的女人,看似楚楚可怜,实则祸心暗藏,防不胜防。其实,是知己还是祸水,不过在于男人和女人的一念之间。
不久前在街上偶遇一位女友,远远看见她,第一念头就是绕路躲开。因为自从两年前她嫁给一位“三好先生”后,逢人便没完没了大晒幸福,不说足几个小时绝不罢休。
她的“三好先生”是真的好,相貌好、脾气好且家底也好,带出去倍儿有面子,居家过日子也舒心熨帖。生而为女人,能得夫若此,真不知要修行几辈子才够。这真让其他过着平凡生活的闺蜜汗颜,感觉自己不仅所嫁非人,就连目光似乎也比她短浅几分。
不过她这次竟与以往不同,叫住我后并未聊她的幸福经,而是劈头盖脸丢下一个爆炸性消息:她离婚了。
“为什么?”我很小人地疑心她是幸福过了头才来捉弄我。
“狐狸精!”她忽然莫名其妙咒骂起来。
我愣了几秒方才意识到,她并不是在骂我,而是在恨某个坏了她几辈子修行的第三者。
现如今提起“小三”这个词,男人多半乐得眉开眼笑,那些不笑的,心里面也在发痒。女人呢,则多半恨得咬牙切齿,就算不开骂,眼神也会变得异样。
其实,小三分为很多种,不能简单用“狐狸精”三个字一顿乱打。她们有为了钱来讨生活的,也有为了爱才挣扎求存的,有纯粹无聊来瞎捣乱的,也有出于寂寞来找安慰的……类别多多,不一而足。
无论怎样,哪一种小三都好,既是基于家庭之外的存在,就难免受到社会道德的质疑,过不了她梦寐以求的好生活。所以说,小三也有其可怜之处。
最可怜的小三,是那些揣着爱情梦想在红尘间沉浮的女人。她们本不想伤害谁,不过想找到心目中那个Mr.Right,无奈他已名草有主,Right(对)才变成了Wrong(错)。
这让女人陷入了迷惘:之前寻寻觅觅,过了多少冷冷清清的日子,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他,难道放过?就算是错,也情愿将错就错——但凡决定担了小三的罪名,偏安一隅来享受那份微薄情意的女人,都是这样想的。
她们把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姿态皆放低到尘埃里,只希望在男人的生命中占方寸之地,好让她完成红颜知己的使命。
至于最后她们究竟能从那个Mr.Right处得到几分幸福,可真是要看个人造化了。
遇到这种小三的太太也最可怜。同是女人,谁不理解那颗渴望爱的心有多凄惶呢?但理解归理解,自己的领土不能不捍卫。于是去找她,却真不知该如何反应才好。打她骂她,那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还真让人不忍;不打不骂,岂不是默认她的插足?
如果这时能确定先生只是玩玩而已,倒也还好,只要让那红颜知己认识到Mr.Right是假象,她自会离去。最怕先生也被她的爱感化,生了怜香惜玉之心,那样自己的吵闹倒只衬出了她的温柔可人。
很不幸,女友的“三好先生”正巧属于后一种。他本无心插柳,无奈他实在太招人了,身边难免有红颜出现。又因为人好不忍拒绝,一日一日被那位红颜的爱潜移默化,最终弄出个三人行的局面。
这种情况最考验太太的智慧,稍微心急的女人都耐不住,要跳起脚来找他或她算账,结果往往弄得一团糟。而聪明的女人会选择默默较劲,虽然这真是最累最磨人的方式。
女友聪明,但没什么耐性,僵持三个月后还是忍不住棒打“狐狸精”,结果打走了自己的先生。
看来,红颜知己型的小三才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稳居女人的情敌之首。一旦两人之外出现这么一个她,就注定了会有一场持久战,也注定了三个人都可能伤痕累累。
没有人愿意受伤,红颜知己们也不是冲着伤人或伤己来的。可惜其中分寸甚难拿捏,略不留心,知己就变成了祸水。
怎么办?就像一个小三的造就,须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因素配合一样,要避免知己沦为祸水,也需要两个女人与那个男人一齐努力——努力维持知己这个身份,不给它一丝一毫变异的机会。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小三不是谁一厢情愿便能凭空捏造。Mr.Right再好,红颜不去夺人所好,Right就不会变成Wrong。
而太太们若能放下对“狐狸精”的本能仇视,了解先生和红颜的心理,也许就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全了他人的幸福。
最重要的是,红颜爱得再惨,男人若不接招,那爱也只是空谈。
究竟是红颜知己,还是红颜祸水,在于女人的一念之差,更在于男人的一念之间也。
谁是女人生命中的一抹微蓝
在女人和男人的所有关系中,女人对蓝颜知己的感情最特别。有人将这种感觉称为第四类情感,因为它完全不同于亲情、友情和爱情。换朋友,可能无所谓;换爱人,会心碎;换蓝颜呢,却会怅然若失。
在涉及男女情感的影视剧里,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经常都会看到类似的情节:
女主角认识男主角之前或者之后,在她身边,会有一个很好的男性朋友。这个男性朋友可能是她的爱慕者,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也可能只是朋友,但他比男主角更了解她、更怜惜她。
可惜,女主角偏偏对这个男性朋友并不来电,虽然他在她的生活中、在她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她的爱情却是要交给男主角的。
她与他把酒言欢,品茗清谈,彻夜聊天;她与他志趣相投,相约玩乐,彼此关怀。
他们为对方的人生出谋划策,大到事业、爱情,小到生活琐事。就连她与男主角之间出现了问题,或在男主角那里受了委屈,也总是会跑去向他倾诉,寻求慰藉。
因为她和他是如此亲密,所以男主角及其亲友党便产生了误会,这些误会自然成为促进剧情发展的原动力。
有时候,误会澄清,男女主角重归于好,这个男性朋友便功德圆满,悄然退居一隅;有时候,误会叠着误会,女主角可能会赫然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竟不是男主角,剧情峰回路转,这个男性朋友当即从配角升为主角。
总之最后会如何发展,就要看编剧当时是什么心情了。
而这个以朋友身份出现的第三者,通常被称为女人的蓝颜知己。
“蓝颜知己”这个词比较新鲜,大概是那些不甘寂寞、期待平等的女人发明的。从古至今,男人总拿红颜知己说事,实在可气,那么既然男人有红颜知己,女人当然也能有蓝颜知己。
不过,词是新词,那种感情早已有之,只是古代少见些、隐蔽些。基于当时的种种社会规条,大部分女人在丈夫之外,总要避免与异性接触。而现在社会风气开化了,女人不用再藏着掖着,尽可大大方方与男人交往,“蓝颜知己”也随之盛行起来。
蓝颜知己最初的存在,似乎是女人跟男人的一种赌气,可久而久之,女人真正发现了他的好处。
他不是普通朋友,他是知己。普通朋友仅仅是谈得来、玩得来,知己却是知心知意,默契十足的。孤单时,可以找普通朋友消遣,去酒吧、卡拉OK嬉笑热闹。寂寞时,普通朋友却只会加深寂寞,唯有找知己方能排遣。
他也不是爱人或丈夫。女人对心爱的人会如痴如醉,对他却不会,也不会选择和他居家过日子,生儿育女,更不会为他怨恨伤心、唠叨抱怨。他和情人也是不同的。情人让女人在心底产生情爱、情欲,情人也会激发女人的占有欲,他则只是让女人信任和依赖。
他有一双了然的眼睛,看得懂她的所思所想;他有一对微笑的耳朵,聆听她所有琐碎的喜悦和烦忧;他还有一颗细腻的心,体察着她细微的情绪变化,熨帖地说着她想听的话。
相处的时间里,他对她充满怜惜,却没有强烈的占有欲,不会让她感到惊慌。分开的时间里,他们彼此惦记,却不会焦灼地思念。
他在她面前是坦荡的、坦白的,即使有些暧昧也毫不隐藏。所以,她在他面前是放松的,可以任性,可以优雅,可以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她和他有着贴心贴肺的亲密,却无须忍受贴胸贴背的窒闷。在一些美妙的暧昧瞬间,他们也许会怦然心动,他感觉到了,她也感觉到了,然而当他们看见对方眼里那份了然与懂得,他们将在会心一笑中去坚守一份更为永恒、更值得追求的境界。
所以他们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
这样的距离,令她和他感性地相互欣赏着,也理性地相互审视着。他们分享生命的愉悦,分担生活的愁苦,给予彼此安慰和鼓励,让对方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蓝颜知己是这样好,但为什么女人不会爱,也不会嫁呢?恐怕女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也许女人知道,当某个男人对自己说“你是我的红颜知己”,他的动机未必清澈单纯,而当她在心里将某个男人视为蓝颜知己时,是真心地在自己生命里为他留一个位置,并且希望那个位置是永不悬空的。
为了那接近爱情却超越爱情的一席之地,许多念头不能想、不能说,一说就是错。
如果将蓝颜知己变成情人,将那份依赖误会成爱情,将那份相处的愉悦换成过日子的琐碎,那么她也只是多遇见了一个男人罢了,而红尘人间,知己何其难求。
遗憾的是,真正能做一生亲密知己的男女并不多见。
有时候,是他爱上了她,或她爱上了他,对方的感觉却差了那么一点点,不得不从此疏离。有时候,是他们彼此相爱了,既然爱情来了,难免心乱,想保持知己的距离实在很难。有时候,是他们理解错了那瞬间的暧昧,天亮以后,激情平复,终知对方不是共度一生的人,想再做回知己已是笑话。
最糟的是,大多时候,女人会因为太渴望爱情,盲目地开始一段关系,男人也会因为刹那的情难自禁,而使一切沦为庸俗浅薄的故事。
所以,蓝颜知己是际遇,也是缘分,可遇而不可求,可意会而难以言说。只有理性的男人能把持住那个距离,也只有聪慧的女人才能保持那份感性的清醒。而许多年后,即使期间毫无联系,女人和男人偶然相遇,他依然能若无其事地说出她当年穿的那条裙子,她则能坦然地与他相拥,潇洒地道再见。
再见,何必再相见
对于旧情人,女人较之男人有着更强烈的“再见”情结,这和女人执着的天性密不可分。而对于旧爱,男人没有那么想念,也不怎么想提起。这是因为,分手一事,在女人的心里多多少少存有犹豫、迷惘和不舍的成分。男人则不同,想清楚了,他才会提出,提出了,就不会再去想。
再见,是恋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谈恋爱的时候,经常在分别的时候说再见,在挂电话的时候也说再见。
再见,再见,是期盼着能再次见面。那时候,对男人和女人而言,这两个字都是甜的。可惜最后就真的成了再见。
分手时的再见,女人往往说得不甘心,男人说得口不应心。而分手之后,即使真的能再见,也是相见不如不见了。
若是曾经深爱,必定也曾深深伤害。那些甜蜜与伤痛,在决定分开的那一刻,就该尘封起来。再去触碰,无异于撕开旧伤疤,再让自己疼痛一回。
若是从未深爱,再见就更无必要。
不过,道理归道理,再见旧爱,仍是许多女人深藏心底的夙愿。尤其初恋,多数女人都是“不思量,自难忘”,哪怕早已十几年过去了,她依旧期冀着能来场“夜来幽梦忽还乡”。
有个女友,20岁时在校园谈了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毕业后两人不顾父母反对坚持同居,要一起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惜,单纯的爱情哪里敌得过现实生活的琐碎折磨,从争吵到冷战再到愤而分手,仅仅半年多时光。
如今,她与他分手已许多年,这些年来,她与他各自天涯,都已结婚生子。他从未主动联系过她,她却始终坚持每年给他一个电话。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几句既陌生又尴尬的闲聊,聊完除了让她郁闷几天毫无裨益,她却乐此不疲。
她说,她也知道这样做是无聊、无谓且无用的,但时过境迁、物人皆非的情境下,她还是想再见他一面。
对于旧情人,女人较之男人有着更强烈的“再见”情结,这和女人执着的天性密不可分。一代歌后邓丽君有一首《再见,我的爱人》,通篇皆是缠绵悱恻的怀念,末了还双手合十般许愿:“我的爱,我相信,总有一天能再见。”
当然,男人女人的天性都很执着,区别是男人的执着多用在对成功的事业、人生的造就上。而女人的执着,多数表现在情感上,更有着宁玉碎不瓦全的清坚决绝:
要问,就打破沙锅问到底;要爱,就不见棺材不掉泪;要分,就彻彻底底;要碎,就一干二净。
女人不喜欢所谓“难得糊涂”的境界。所以,女人喜欢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所以,分手以后,不论那段情是美是丑,女人还是对旧情人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即使那过往曾经伤得她几乎痛不欲生,即使而今已有了一位如意郎君举案齐眉,旧情人还是女人心口的一根锐刺。
而拔掉这根刺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她再见他一面。
见来做什么呢?无非四个目的:
要问——分手时没说清楚的要再见面问清楚;分手时说清楚了的也着实不甘心,要再问一遍。
要爱——当年分得仓促、分得糊涂、分得无奈,现在她认为自己看明白了,有智慧了,也能把握自己、把握他了,那么,就再见一次、再爱一次吧。只有这样,人生才没有缺憾。
要分——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女人多半会觉得是男人辜负了她,就算自己也有错,可他的错一定要偿还。他若不还了他的债,又怎算是分得不拖不欠。虽然女人想讨的债,大多时候只是一句对不起。
要碎——失恋的女人多是一根筋,除了让她失恋的那个男人,任何人都难以拯救她的灵魂。她得再见他,怎样的他都好,都是一个交代。最好是一个灰头土脸的他,她对他的心才可以彻底死去。
说到底,求一个圆满的句号,是女人对待感情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执着。有时候,再见不是为了继续,而是为了将当初那声“再见”说得更好。
然而,最想看得清清楚楚的女人,其实总是看得不太清楚。殊不知,这边厢,她还在那里千度回眸;那边厢,他早已放下一切大步向前。
对于旧爱,男人没有那么想见,也不想念,更不想提起。
男人比女人放得下、放得快,不能说男人没用真心,也不能说男人爱得不深。只不过,嘴里成天喊着搞不懂女人心的男人,对他自己的心倒是搞得相当清楚的。
分手一事,在女人心里多多少少存有犹豫、迷惘、不舍的成分。男人则不同,想清楚了,他才会提出,提出了,就不会再去想。就算男人不舍得,只要既成事实,他就会接受。只要接受了,他剩下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自己放下,继续向前走。
况且,失恋的男人总有千百种方法让自己解脱出来:呼朋唤友也好,酗酒潦倒也罢,努力工作也行,总之,他的人生从此可以和前女友彻底没有关系。俗话说,男人志在四方,没了一方还有三方,没情场,自然还有其他场。
这就是男人的果断、男人的魄力,更是男人的魅力。女人最恨这样的男人,一转眼就把自己忘了,跟自己陌路了,仿佛曾经的一切都是黄粱一梦。
可女人最爱的、最忘不了的,也是这样的男人。
那些依依不舍、纠缠不休的,那些优柔寡断、成天往事难忘的,女人说:那真不像个男人。
说再见,以后是不是能再见?
当走到终点,当前尘已远,你我已无须再说、无须再听见。
一晌贪欢的是与非
一夜情,是从英文里的One Night Stand翻译而来,原是指一夜演出。可演出稍嫌作假,红男绿女们又羞于袒露那赤裸的目的,便定下了这个含蓄的名字。一段露水姻缘,男人和女人像花间的露水一样偶然相逢,阳光一来便蒸发了,无影亦无踪。一晌贪欢,男人和女人一起做了一场梦,梦里不知身是客,最后,春梦了无痕。
许多年前的某日,孔子曾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的事,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男女的事,简直天下大同,无非爱与性也。
许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大概觉得这样分类还不够精确,便将这两项“人之大欲”分别细化,并贴上了初恋、早恋、绝恋、倾城之恋等各类标签以作识别。
而在男女间流行的话题里,一夜情,显然十分炙手可热。这三个字,看上去暧昧,摸上去烫手,只能于两手间交替甩动,却又欲罢不能。
“一夜情”是一个舶来词,它的最早出处应是由著名影星娜塔莎·金丝姬主演的电影《One Night Stand》。这个英文词语的原意,本是指剧团等的一夜演出,以此来对照男人和女人的短暂亲密接触,其实更形象、更有趣:两个陌生男女,各自穿上华衣美服,戴上亦真亦假的面具,卖力为对方上演一出好戏,可不是一夜的演出嘛。
既然是演出、是做戏,影片的质量就与男女主角的性情、演技以及默契密不可分。
有的男女,性格直接,目的单纯,或为宣泄欲望,或为排遣寂寞,或为消遣无聊,他们遇见了、对眼了、一夜了,然后,分开了、永别了——一场戏演得干脆洗练,绝不拖泥带水;
有的男女,心思较为细腻,情绪更为复杂,他们喜欢慢慢地铺垫,慢慢地进入主题,末了再微笑着告别,今后是聚是散全凭缘分——这样的戏,处理手法柔和,结局充满悬念,也给观众留下了一些余味细品。
有人将第一类戏码命名为one night sex(一夜性),第二类命名为one night love(一夜爱),身兼演员和观众的红男绿女们调和二者,最后定名为芸芸大众都接受的“一夜情”。
因为,在那为时不长不短的一夜演出里,说只为sex太过简单,毕竟男女主角都付出了心思去将戏演好,而说是love,也未免过分美化,且有玷污爱情的美名之嫌。
所以,说“情”好,含蓄而不刺眼,那淡淡的喜欢尽在其中,那依依的诀别也尽在其中,还可以暗示自己、暗示别人——他和她,虽只是一夜,也是有情的。
可惜无论这名字多有美感,终究掩盖不了“一夜”的实质,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干脆也好,缠绵也罢,都脱离不了李煜说的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欢,也有很多种。
男人和女人所贪的欢,也不尽相同。
于男人而言,男女欢愉之欲就是它本身,它只受身体的化学影响,与爱与责任与维持婚姻统统无关。爱她与不爱她的区别,不过是出演时花多少心思、卖多少力而已。
所以,在男人的一夜情中,性是起点,也是终点。
于女人而言,欢愉之欲更多决定于大脑的指挥,看上去她闭着眼睛不思不想,其实大脑一刻也没停,什么爱啊、责任啊、婚姻啊、义务啊、安全啊,走马灯似的一直晃。
所以,女人的一夜情是用刀划了个三角形,性、情、自我保护各自为阵又互相联系,有多稳固虽是因人而异,但她们的脑细胞多多少少是要在上面转动的。
有一段女人和男人在许多年后重提当年事的对话,也许可以从中窥探大多数男女面对一夜情的心理。
男人和女人原是很聊得来的朋友,某个夜晚,丈夫入睡后的她,与妻子入睡后的他,在网上偶遇了。说是偶遇,其实自从结婚前那次一夜情后,几年来,他们经常看到对方的QQ头像亮着,只是都很有默契地少聊,即使闲谈,也从不提那次的事。
这个夜晚,女人心思流转,将许多年都搁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女人说,一直很遗憾当初太年少,不够聪慧,令自己失去了一个蓝颜知己,而多了一段庸俗的男女故事。
这是女人的一个心结,觉得自己的一时情不自禁,辜负了当初那段友谊。她很想将这遗憾的心情告诉他,却一直觉得以他和她的默契,他应该是早已领会的,且一定有着同样的遗憾心情。
女人很快等来了男人的回复:这个我倒不觉得。等你再年长一些,你会庆幸当年做了想做的事……
这回复让女人愣了几秒,那几秒的时间,了结了女人的遗憾,却平添了新的遗憾。她终于知道,有些话,竟真是不说的好。
女人微微一笑,说,于我是如此。晚安。
男人回复,往事不要再提,各自珍重吧。晚安。
原来,高手间比武,一招可知高低;男人和女人过招,也是一夜便可见性情。
那一夜,男人是真正的过客,进屋来借宿一晚,休息够了,便会背上行囊继续出发。
而那一夜,女人总有着在男人家做客的心理,纵使不是日后的女主人,也希望多停留几日,让她感受一下洗手做羹汤的温馨。
只是,他和她,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上场,天亮以后,分手都是最后的结局。
静好岁月,是谁还在意难平
男人和女人都期冀着拥有宁静美好的岁月,平静安定地过日子,为何不能持久?其实,男人和女人都想超越平凡的生活,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为了给平淡的幸福增添些丰富的元素,有的人会以怀念旧爱来作为调剂,有的人则会躲进幻想的阁楼做一个白日梦,而那些觉得往者已矣、幻想不可追的人,就陷入了迷惘的冥想中长吁短叹。
关于爱情的至高境界,素来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来自《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胡兰成与张爱玲的那段倾城之恋,在两人的婚书上,胡兰成手书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词句,至今仍是许多男女心中既纯又美的爱情宣言。
品评两种爱情,前者虽义无反顾荡气回肠,叫人心向往之,但到底激烈了些。激烈的爱如绚烂烟花,平凡的人们可遇不可求,况且激烈的总难持久。
而后者虽温婉平淡,却如清茶沁人心脾,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正是平凡男女所求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日子。
其实,这样的日子,不用求,大部分人都在过着;这样的爱,不用幻想,大部分人都在体味着。
可惜,事与愿违,充满反讽意味的是,不仅胡与张无法将这如秋叶般静美的爱贯彻始终,匆匆四年便劳燕分飞,而且大部分人也都对这种所谓的爱情至高境界产生了审美疲劳,巴不得生出点波澜来破坏这份完美圆满才好。
这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男人和女人都期冀着拥有宁静美好的岁月,平静安定地过日子,怎么竟然不能持久?是人们不懂珍惜幸福呢,还是当初奋力追寻的幸福真的不是心中想要的幸福?
仔细研究一下那些明明过着静好岁月,却又总是意难平的男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难忘旧爱型。
男人和女人分手了,各自结婚了,却难以忘怀前度。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男女情爱,也并无新事。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可谓此中典型。他的人和薛宝钗成了亲,他的心依然惦记着林黛玉,以至于小日子过得那么好,他还是郁闷不已。
而曹雪芹给这支曲子的命名直接道明了其结果——《终生误》。
第二种,心存幻想型。
男人和女人都曾心存梦想,梦想中的生活,梦想中的恋人,梦想中的一切一切。可惜,现实与梦想是有出入的。
所有的梦想,能融入现实的,便是理想。反之,便成了幻想。理想可以追、可以努力、可以改变。至于幻想,除了导致对身边人越看越不顺眼,对现有生活越来越不满意的结果外,真是毫无裨益。
只是,总有许多男人觉得,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许多女人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第三种,莫名其妙型。
还有不少男女的心思,别说旁人搞不懂,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究竟在为何不平、不满、不甘又不愿。
在旁人眼里,他们已得了一轮满月,但在他们心里,始终存有残缺。而那个缺口可用什么来填补,也同样是莫名其妙。
要透析这种莫名其妙的心理阴影,不得不追溯到人的天性——不甘平淡——之上。
男人和女人,在青葱少年时,未来不可预知,生活充满多种选择,自是十分精彩。可随着年岁渐长,随着结婚生子的尘埃落定,这份精彩自然大打折扣。
没有惊涛骇浪的安定岁月,就像是日日饮着一杯白开水,即使明知它是生命的本源、人生的常态,红男绿女们终究难掩心头的失落,渴望着一份变化、一份精彩。
所以,当我们听到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的叹息,告诉他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便可。因为他们真正的烦恼往往只是白开水喝多了,淡得慌,想尝尝饮料的滋味。
是爱情,还是误会
如果说,爱情必须基于了解,那么爱情当然只是一场误会。你误以为我是如此这般,我误以为你是这般如此。当幡然醒悟时,就连误会也没有了。
有些人比较幸运,彼此误会了一生。但多数爱情同了解与否并无关联,不过是相遇了、心动了、坚持了,或放弃了。那些死生契阔的恋人,未必真正了解。那些执手偕老的恋人,也只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地相互了解。
女人曾经很爱一个男人,在她眼里,他最帅、最善良、最有才华,待她也最好。
每一天,她最思念的人是他。和他相处的时光,是最快乐的。与他朝朝暮暮长相厮守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她说原来这就是爱情,想不到竟这样美好。
那一年,她19岁。他,是她的初恋。
后来的故事很平常,初恋大多是不得善终的。或许是因为年轻的他们太稚嫩,难免互相指责伤害,或许是因为他喜欢上了另一个人,他向她提出分手。
在涕泪横流、苦苦哀求也不能挽回的时候,女人忽然觉得眼前的男人是如此陌生。她在那一刻才知道,原来他是最不负责任的,最狠心的,最无情的,待她最坏、伤她最深的男人。
接下来的每一天,她还是思念他,却带着满心怨恨。想起他的时光,成了最痛苦的。他会因为离开她而后悔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最后,女人幽幽地总结说:我一直以为我们是相爱的,其实只是一场误会。连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又怎么会有爱?
许多年过去了,女人又谈了一场不那么轰轰烈烈但也算开开心心的恋爱。
这一次,她很小心地观察着、挑选着。在她眼里,他没有初恋那么帅,却最了解她、最适合她。这段情没初恋那么美好,却更有把握能朝朝暮暮长相厮守。
后来的故事也很平常,她和他结婚了,他的无数毛病缺点都浮现出来。在经历了婚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后,女人又开始觉得眼前的男人一日比一日陌生。这时她才知道,原来她并不了解他,他也并不那么了解她、适合她。
最后,女人再次幽幽地总结说:我一直以为我们是相爱的,原来还是一场误会。连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又怎么会有爱?
究竟是爱情还是误会?女人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常常这样问自己。无论她是和他离婚,再找另一个男人开始这种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循环,还是和他一起到老,在这种熟悉和陌生的矛盾感觉里继续徘徊,她都免不了要为此纠结。
可惜这个问题,女人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因为就算答案已摆在她面前,或她已亲口道出结论,在她心里,始终无法尽信。
她很难去接受这个二选一的谜底。说是爱情,她不甘心。爱情怎会破碎?爱情是怎样消失的?爱情为何不能永恒?爱情为何没想象中那么美?为了爱情梦想不灭,她唯有相信从头到尾是一场误会。
可以说是误会,又否定了曾经的一切,否定了那些甜蜜的心情,又会令她不能再和他一起生活,去坚持一段无爱的婚姻。所以,为了生活继续,她也不甘心去相信。
其实,只有女人才喜欢问这类反复的问题。爱情,或说男女间的情爱,原本就像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一样,没有绝对的定义,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相比之下,男人很少这样困扰自己。男人的思维模式更为简单直接,鸡来了吃鸡,蛋来了吃蛋,管它谁先谁后。喜欢一个女人,男人便去追求;不喜欢了,就分道扬镳,再无瓜葛。至于是爱还是误会,爱得有多深,爱得是否值得,何必算那么清楚?
即使算清楚了又如何?根本不会改变他最后的决定,至多令他对女人说声“谢谢你和我相爱一场”,或是“对不起,原来我搞错了”。
男人对爱情持此态度,看似冷漠无情,换个角度看,却是一种积极的智慧。
在生活中,事业、工作、父母、子女、朋友……内容何其丰富,爱情岂是唯一重要的事?与人相处,宽容、谅解、迁就、将心比心……学问何其之多,了解又岂是唯一衡量指标?
缘来相聚,缘去分离,拥有时好好珍惜,失去后及时放下,的确才是让自己、让他人继续走好人生路的大智慧。
所以,女人们也该学学,不再问,不再计较,简简单单地去相遇、去感觉、去接受,就已足够。
得不到,放不下
在一段感情里面,“得”是让人最欢欣的一个字眼,可“得不到”恰好也是最无奈的三个字。面对一个自己心仪万分的人,付出了所有努力却得不到他(她)的垂青,真的没有比这再痛苦的事情了。就在人们感叹自己得不到的同时,一个和这个词接近却比它更残忍的词出现了,那就是“放不下”。所有的这些情绪自然都是和他(她)有关,得不到的是他(她),放不下的还是他(她),所有的这一切,皆是因为感情,抑或可以说是因为爱情。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面对得不到的人,都会有一种本能的认知,那就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但男人和女人面对“得不到”这三个字时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男人面对得不到的女人——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男人是彻头彻尾的行动派,男人对于想要得到的人最先展开的就是追求。他把这种追求当成自己的理想,也规划成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无论结局如何,他都会积极去争取。而一旦真的不幸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男人几乎不会反省自身,也不会怀疑自己是否有什么不足,他们永远记着被拒绝的那一句托词“我们不合适”。任谁都知道这是一句百搭的话,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可偏偏男人会认真地以为,我们可能真的不合适,他会很快地调整好情绪以及心态,勇敢地去追求下一个目标,去寻找新的幸福。自然,即将转身的男人会潇洒地祝福那个拒绝自己的女人,“天涯何处无芳草”是男人最为洒脱的自嘲。
女人面对得不到的男人——女人大多面对自己心仪的男人是羞涩的欲说还休而真的能逼得女人放下身段去拼命争取的那说明这个男人已经让女人的心里充满了势在必得的决心所以才会不顾一切在女人的心里主动去追求一个男人是很没品的一件事就算别人不提她也会觉得自己矮了三分如果再被这个男人拒绝了的话对女人来讲就不是得不到这么简单了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从此以后这个男人成了女人眼里最伤自尊的一件物什只要他出没在女人的眼前女人就会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难以顺畅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女人一轮轮的自我否定在女人的眼里被一个男人拒绝一定有两个原因一、他嫌我不漂亮二、他觉得我身材不够好女人认为男人除了挑剔这两点简直不会再分辨其他了据不完全统计失恋后跑去做整容手术的女人是美容市场的生力军女人因为被一个男人否定而开始全盘推翻从前的自己
努力让自己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如果说,男人的“得不到”是一次希望破灭的过程,那么女人的“得不到”就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涅。
如果说感情世界里的“得不到”是破坏性的,那么另一个词语“放不下”则是纠结型的。“明知相思无用处,无奈难解相思苦”是古人写的最让人黯然神伤的句子。放不下,说明心里仍然有对那个人的爱意,而既然谈到了放不下,那自然是有人想让我们放下。如果是一件东西,那自然是能拿得起,可归类到感情,男人和女人对待此种问题的做法,也自然是两种选择。
男人面对放不下的女人——男人宠女人那是一定的,男人有一个特质,就连和他没有一毛钱关系的女人,他都肯呵护、照顾,这好像是男人的天性,现在把这种男人统称为绅士。男人对普通女人尚且如此,那对他真心喜爱的女人更是会由内而外的,发自肺腑地怜惜疼爱。可如果真的是“郎有意,妾无情”,男人除了仰天长叹,多喝了几顿醉到忘形的酒以外,基本也就算开解了自己一回。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对女人的牵挂,会在偶尔的时候打探一下女人的近况,只为了听听她现在好不好,仅此而已。
女人面对放不下的男人——女人是多情的“多情总被无情恼”一个“恼”字说尽了女人在感情被辜负后的状态从此后没有领她这份情的男人就算不是她的敌人也和她的半个仇家没有丝毫分别曾经在一个小区垃圾回收站旁见一个女人一边哭一边在烧一张偌大的喷绘照片一面墙那么大的照片燃烧起来火光熊熊后来听邻居们讲这个女人追求一个男人把人家的照片挂在了家里的墙上没想到最后被男人拒绝气得烧了男人的照片还好她只是烧了照片如果拎着汽油去烧了那个真人恐怕又一桩惨案会出现在报纸的头条女人面对放不下的男人所使用的手段往往都是过激的好像不破坏掉些什么这个男人的阴影就会永远笼罩着她似的更有甚者选择伤害自己你不接受我的爱那我就流血、受伤给你看所以好多女人的手上、胳膊上会出现一朵朵的烟疤还有的会在身上刺上令人心痛的符号惨不忍睹她做的这一切
无非在提醒着那个并不爱自己的男人你不接受我你就会良心受到谴责可细一想来如果一个男人本来就不爱你那女人的这些举动只会让男人徒增厌恶而已
扪心自问一下,你放不下的,是不是你得不到的?换句话说,你从未得到的,那何苦还要放不下?都说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其实这句话只不过是给人的某种欲望找一个借口而已,让人在得陇望蜀之际,有一个堂皇的理由。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爱情之于女人,是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们平凡生活中最最绚烂的一笔。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爱的那个人可以陪着我们一起终老,直到牙齿脱落、满脸皱纹,他依然认为我们是他手心里的宝。然而不是每个希望都能照进现实,如果,当你深爱的人有一天对你说: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你会怎样?如果心碎会有声音,那一定是在这一刻。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这句话真是伤感到极致,残忍到极致。
如果不是因为它的凄美,想来现在红极一时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也不会用它作为男嘉宾离场时的背景音乐。
恋爱中的两个人,到了分手那天,能说出“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的一方,一定也是不快乐的吧,因为这句话已经是一声无奈的叹息。而男人和女人,最后无论是为何种原因分手,如果一方的心底还有这种无奈的心情,那他们之间未尝已没有爱。只不过,这份爱终究不够强大到让两个人白头到老。
2012年7月,娱乐圈又爆出猛料,2011年TVB的一姐胡杏儿和相恋8年的男友黄宗泽宣布分手。8年的时光,一段冗长的抗战都会宣布结束,可8年的感情却没能让一双深爱的情侣步入婚姻的殿堂。有记者分头采访了两个人,黄宗泽的说法是:我们想继续在一起,但是不行了就是不行了,有些感觉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最后,他哽咽地说:“她是个好女孩。”
胡杏儿则说:“其实我们冷静了很久很久,我们自己的感情自己最清楚,相信以后我们依然会是朋友。”
说起这段情,两个人几度落泪,让人体会到他们不是不珍惜对方,只是再不能爱下去了。TVB颁奖典礼上两个人相拥的画面十分感人,可惜随后就上演了依依惜别的戏码,一段感情就此结束,真的是叫人无限唏嘘。
对于爱情,最爽快的莫过于爱或不爱。这样来得简单,当事人没那么痛,旁人看着也不揪心。
最让人痛心的是这“可惜”二字,宛如鸡肋,再难吞下,却又不忍放手。终于痛下决心放开,眼睁睁地看着从前的爱人渐行渐远,慢慢地淡出自己的视线……那样的时刻,心里怕是五味杂陈,久久难以平息吧。而因此留下的伤口,想必多少年后也只能结成深深的一道疤痕,永难恢复如初。
有的感情,因为外在因素的干扰,渐渐地让当事人乱了分寸,混淆了自己的爱情观,忍痛和另一方说再见,总以为分了就是分了,不会再有“可惜”。可不曾想,当自己千帆过尽才发现,最最不应惜别的仍然是当初的那个人。
有一个女友,和自己的男友相恋数年,本来两个人相约一起打拼,然后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计划得非常周全。可是无奈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女友遇见了一个真正的有钱人,她突然发现,自己和男友苦苦打拼数年的未来,在人家那里只是分分钟就能搞定的小事,她只要点一个头,她梦想的一切就都有了。于是,女友果断地和男友提出了分手。
女友婚后的阔太太生活到底过得怎样,不得而知,只是感觉她渐渐地憔悴了,偶尔也听说,她那有钱的男人,能轻易许给她的东西,也轻松地分了不少给旁的女人。
在一次聚会上,女友突然遇见了自己的前男友。她看见,他的臂弯里已有一个温婉的女孩,而他对她的体贴与温存,一如当初对自己一样。女友突然就乱了阵脚,泪眼迷离。想来,那一刻,她心里一定充满了惋惜。
感情的事,素来如此,从来不会因为外在因素的多寡而多一分,或少一分,也不是你自己以为说断就会断得干干净净的。所以,如果能遇见一个自己爱着并且也同样爱着我们的人,我们要学会的只是两个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