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认知一情绪。在这个模型中,
情境是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的背景或者前提。
而决定个体产生何种情绪体验主要取决于认知(即观念)。
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表示情境在情绪产生中不重要,
而是想说明:
(1) 在相同的情境之下,认知不同,情绪体验就不同;
(2) 对个体来说,很多时候情境是不可避免的,在不 可回避、不可改变的情境下,你的情绪体验是什么取决于 你的认知。
(3)观念决定情绪的意思是说,在相同情景下有不同的想法就有 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老师宣布两周以后将举行期末考试, 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学生感到非常焦虑,而有的学生则感到 非常开心。在相同情境下(老师宣布两周后举行考试),不 同的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情绪(有人高兴,有人焦虑)。这是 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憩法(或者观念),感到开心的人可能 是想到很快就要放假了;感到焦虑的人可能是担心自己会考 得不好。
有句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的人会想:自己的马丢了是财产损失,因而感到沮丧、不开心。但有的人却认为“祸兮福所倚”,损失的背后也有某种益处。正因为他能这 么想,故而心态平静。
当然,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人 们的想法不同,情绪体验也就不一样,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 多举例了。
2. 1. 2经验决定观念
既然观念决定情绪,那观念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实际上,
观念是由经验决定的,就是个体的经历所决定的。经历过灾 荒的人,和生活在物质丰裕年代的人对财富的看法是不一样 的;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和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对交通和距 离远近的认知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和90年代 出生的人的人生追求和审美偏好是不一样的;老师和医生, 对教育和卫生保健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要改变观念,我们就需要从经验入手,通过改变他 的经验结构,来改变他的观念。例如,一个高考生,因为3 月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便觉得自己的高考会失败, 出现了抑郁情绪。这个学生认为自己高考会失败的原因是
“一模没考好”的经验决定的,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意识到其 在过去的考试中(进入高三以来的考试,或者进入高中以来 的考试)那许许多多的成功的考试经历,以及正常发挥的考 试经历,他的经验结构就会发生改变:过去憩到的仅仅是一 次失败的“一模考试",而现在除了失败的“一模考试”,还 有许多正常发挥和成功的考试经历。在这样的经验结构的基 础上,他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高考时自己是能够正常发挥 的。认知变化了,情绪也就发生了变化,抑郁不见了,对考 试也充满了希望。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改变观念是通过意识到过去经历中 存在的相反经验,当意识到这些经验后,他的观念自然而然 地就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