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称不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至少大家不会感到陌生。一提起和珅,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诈之臣、头号大贪官,骄横、贪婪、傲慢、狡诈、奢侈似乎已成为人们对他固定的评价。
和珅为官二十余载却聚积家资白银数千万两,几近乾隆时朝廷的年财政收入,堪称当时的首富,无疑是超级巨贪。但作为“一代明君”、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始终宠幸于他,让和珅如此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和珅能在乾隆当政时期翻云弄雨,也为自己敛得这么多家财,可见他并不只是个投机取巧、阿谀奉承之人,而是个勤勉刻苦、智慧超群的办事能人;他不仅工于权术,也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他有政治家的阴谋、谋略家的狡诈、大商家的精明……
和珅在清代官场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从一个侍卫起家,二十七岁时,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成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实权的重要人物;三十七岁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户、兵部尚书;四十七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
和珅之所以能得乾隆帝独宠,二十年如一日,自有许多过人之处。乾隆后期,乾隆帝已年至耄耋。与其说是颓老倦勤的乾隆帝在踌躇满志,日理方机,倒不如说是和珅在日夜操劳,总揽一切。
和珅的为人做官,颇有与众不同之处。他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人性的秘密。他虽然饱读诗书,却没有接受儒家的繁文缛节,他正是凭着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做人做事道理,纵横朝野内外,达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
当然,和珅并不是公仆。和珅在集国家行政权、财权、兵权、人事权于一身,成为乾隆皇帝的理财高手,办事奇人的同时,却把许多财产都理到他自己家中。乾隆死后,和珅的家产被嘉庆皇帝抄没,人被赐死,其家产数额甚巨,民间遂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珅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成功者,也是失败者。无论和珅的成功与失败,都决非偶然。寻找出和珅成功与失败的奥秘,发掘人性的秘密,会给身处各种棋局而无法脱身之人带来无尽的启示。
时代变迁,古今迥异。和珅的故事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我们站在历史的烟云中回顾之时,有人也许对他心存敬意,有人也许会对他的卑劣行为加以唾骂。这些其实都不太重要,只要我们以历史平常心去看待他的成功,汲取教训,避免类似的失败,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